日期:2022/11/27 IAE

為了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公司必須解決其供應鏈中的間接範圍 3 排放問題。
要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公司必須解決間接範圍 3 排放及其直接產生的排放問題。
為此,他們必須確保利益相關者接受他們的計劃,並建立支持性的有效夥伴關係。
對整個價值鏈中的排放測量方式進行標準化至關重要。
兌現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將要求公司不僅要減少範圍 1 和範圍 2 的排放量,這與他們生產的產品直接相關。他們還需要解決範圍 3 排放,即在整個價值鏈中釋放的排放。
範圍 3 排放量的捕獲和測量可能具有挑戰性,因為它們包括產品運輸和分銷、銷售產品的使用以及許多其他領域產生的排放量。
處理範圍 3 排放在製造業尤其複雜。它既需要組織內的專業知識、測量工具和資源,也需要以可擴展的方式在整個價值鏈中進行協作的能力,從而使其他人(如供應商、客戶和員工)參與其中。製造業在處理範圍 3 時面臨的一些常見挑戰包括:
推動與眾多供應商圍繞共同的共同目標保持一致,同時認識到每個供應商可能處於可持續發展旅程的不同階段。
確保價值鏈合作夥伴獲得授權,知道如何開始報告他們的排放量,並在整個過程中感受到支持。
標準化用於收集和報告數據的披露框架,並指導供應商設定目標。這些可能是時間和資源密集型工作。
應對范圍 3 排放
成功解決範圍 3 排放要求公司將以下三個步驟納入其與價值鏈合作夥伴的合作:
1. 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
加速整個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供應商和客戶承諾實現他們自己的排放目標。這可能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例如,根據成熟度,供應商可能擁有不同程度的專業知識和獲取測量其運營排放數據基線和設定目標所需工具的途徑。
即使他們在可持續性方面相對較新,最重要的是確保價值鏈合作夥伴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和環境承諾,並將解決範圍 3 排放視為共同責任而不是強加於人。
在偉創力,我們的首選供應商既包括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成熟的公司,也包括那些相對不熟悉設定減排目標的公司。為了與我們的首選供應商保持一致並消除任何顧慮,我們專注於通過個性化的溝通和培訓與他們會面。
2. 在整個價值鏈中建立真正的伙伴關係
一旦利益相關者同意共同的減排目標,公司必須準備好在整個過程中充當嚮導,特別是對於那些規模較小或資源短缺的供應商。使供應商能夠與您一起解決價值鏈排放問題的最快方法是通過教育和持續的合作夥伴關係。
定期與供應商會面以提供支持、確保問責制並主動分享研究成果,為近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設定提供信息,這一點至關重要。可持續性和積極的環境影響必須是共同的目標——真正的伙伴關係——公司與供應商的角色是促進者和引導者之一,而不是作為供應商目標的唯一所有者。公司應向供應商提供他們設定減排目標所需的指導和支持,並在他們朝著目標取得進展時與他們一起慶祝。
在偉創力,我們邀請我們的首選供應商通過 CDP(非營利性環境影響框架)調查問卷披露他們的排放數據。從那裡,我們引入了更多的教育工具和資源,例如網絡研討會、研討會、文獻和一對一的水平設置會議,以幫助供應商更加熟悉流程並回答他們的問題。通過授權供應商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設定自己的環境目標,我們最終投資於我們自己的範圍 3 減排。

範圍 3 的排放量很難捕獲和測量,因為它們包括產品運輸和分銷過程中產生的排放量 圖片:GHG 協議
3. 公開機構的標準化
衡量是任何有意義、有影響力的可持續發展計劃的支柱。如果沒有對起點或基線的堅定理解,就不可能設定可實現的目標並取得進展。如果供應商和客戶處於可持續發展之旅的初期,要求他們測量範圍 3 排放量可能會引起焦慮。
公司可以通過分享從測量範圍 1 和範圍 2 排放中吸取的經驗教訓,使這項工作更易於管理和不那麼令人生畏。已成功部署用於其他減排目標的方法、框架和披露工具可以幫助供應商進行範圍 3 排放報告。
例如,在 Flex,我們不會讓我們的首選供應商在沒有任何指導或輸入的情況下研究不同的框架。我們建議我們的供應商,許多供應商選擇使用 CDP 的系統進行報告,因為它具有成本效益並且適合減少價值鏈排放。查閱備受推崇的標準合規框架和特定行業指標,以確定最適合您和您的價值鏈合作夥伴以及您的可持續性報告目的的框架。
市場上還有許多系統和工具可幫助收集您組織的部分範圍 3 排放量。我建議在為您選擇合適的工具之前分析和了解您的需求、治理結構(即誰負責輸入和管理數據)以及您的內部流程。如果您在整個組織中沒有可靠的戰略和強大的內部一致性,那麼最好的工具也無濟於事。
偉創力在 2021 年設定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承諾我們的部分客戶和供應商共同承擔減少範圍 3 排放的責任。 在第一年內,我們 29% 的首選供應商制定了自己的減排目標,而 48% 的指定客戶制定了基於科學的目標。 這種有前途的早期成功可以歸功於強調夥伴關係、共同目標和教育的協作方法。 我們為我們解決溫室氣體排放的堅實基礎感到自豪,並將繼續我們的淨零之旅。
雖然它通常被稱為淨零競賽,但我們都沒有參與競爭。 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需要跨生態系統和價值鏈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協作和夥伴關係。 對於公司而言,在我們採取果斷行動為子孫後代保護和保存我們的世界時,成功減少範圍 3 排放將需要與供應商和客戶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夥伴關係。